嵩陽寺倫統碑、蔡甸嵩陽森林公園要門票嗎?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嵩陽寺,以及嵩陽寺倫統碑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內容導航:- 登封市景點
- 2022年嵩陽寺開放時間和門票
- 宋代著名四大書院極其地理位置簡述
- 蔡甸嵩陽森林公園要門票嗎
- 嵩陽寺與歸元寺關係
- 元旦去鄭州旅遊可以去哪些景點?
Q1:登封市景點
登封市景點有嵩山少林景區、少林寺、嵩陽書院、嵩山、登封中嶽廟等。
1、嵩山少林景區: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境內,地處中原,故稱中嶽,分太室、少室二山,各36峰,主峰海拔1492米。
2、少林寺:位於登封縣城西北13公裏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
3、嵩陽書院:在河南省鄭州登封市嵩山南麓。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時,時稱嵩陽寺,至唐代改為嵩陽觀,到五代時周代改建為太室書院。
4、嵩山:位於河南省西部,地處登封市西北部,西鄰古都洛陽,東臨古都鄭州,屬伏牛山係。
5、登封中嶽廟:位於河南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腳下,距河南省登封市城東4千米。
Q2:2022年嵩陽寺開放時間和門票
你好,你是想問2022年嵩山寺的開放時間和門票價格嗎?嵩山寺目前暫停開放。正常開放時間為每天8:00--5:30,門票為40元。嵩山少林景區免費開放時間:2022年2月16日——2022年3月31日,嵩山景區下轄的少林景區、嵩陽景區、中嶽景區所有景點免門票。2022年4月1日——2022年4月29日,嵩陽景區、中嶽景區所有景點免門票。嵩山少林景區提醒廣大遊客:免門票活動持續至2022年3月31日,嵩山景區下轄的少林景區、嵩陽景區、中嶽景區,所有景點參與免門票活動。少林景區門票實施一票製,少林寺寺院、塔林、達摩洞、三皇寨。活動期間景區采取限流政策,一天可接待4萬餘位遊客。
Q3:宋代著名四大書院極其地理位置簡述
一、應天府書院
原址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商丘古城南湖畔,由五代後晉楊愨所創,並列中國四大書院之一,宋初書院多設於山林勝地,唯應天府書院設於繁華鬧市,曆來人才輩出。
靖康之變時(1126年),金兵南侵,中原淪陷,應天府書院被毀,學子紛紛南遷,中國書院教育中心隨之南移,應天府書院沒落。曆朝雖有人曾重修書院,但未能成功,今日應天府書院隻剩下殘存建築。
二、嶽麓書院
位於中國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嶽麓山東麓,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始建於北宋開寶九年,曆經宋、元、明、清各個朝代,迨及晚清改為湖南高等學堂,至今仍為湖南大學下屬的辦學機構,曆史已逾千年,是世所罕見的“千年學府”。1988年被國務院批準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嶽麓山風景名勝區重要觀光點。
三、石鼓書院
位於中國湖南省衡陽市城北蒸水、湘江、耒水匯合處的石鼓山。書院始建於唐元和五年,為宋朝四大書院之首,迄今已有1200年的曆史。它三麵環水、四麵憑虛、地理位置獨特,風光秀麗絕美,山上綠樹成蔭,亭台樓閣,飛簷翹角,江麵帆影漣漣,漁歌唱晚,自古有“石鼓江山錦繡華”之美譽。
四、白鹿洞書院
位於今江西九江廬山五老峰南麓,享有“海內第一書院”之譽。始建於南唐升元年間(公元940年),是中國首間完備的書院,南唐時建成“廬山國學”(又稱“白鹿國學”),為中國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於京城之外設立的國學。
宋代理學家朱熹出任知南康軍(今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時,重建書院,親自講學,確定了書院的辦學規條和宗旨,並奏請賜額及禦書,名聲大振,成為宋末至清初數百年中國一個重要文化搖籃,是中國教育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擴展資料:
書院曆史
公元907年唐朝覆滅,中國曆史進入“五代十國”分裂時期,官學遭受破壞、庠序失教,中國開始出現一批私人創辦書院。“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中國古人講求詩禮傳家,無論哪朝哪代,都把讀書看作一等一的大事,於是在千百年的曆史流轉中,承載著文明和思想火花的“四大書院”也應運而生。
1998年初,據說國家郵政局準備發行“四大書院”郵票時,曾事先到石鼓書院實地考察,但因隻見山石、不見書院,之後改選河南鄭州登封嵩陽書院。
1998年4月29日,國家郵政局在商丘舉辦了“四大書院”郵票首發儀式,郵票所選書院為應天書院、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中國四大書院
Q4:蔡甸嵩陽森林公園要門票嗎
蔡甸嵩陽森林公園不要門票。
嵩陽森林公園:1990年經國家林業部批準建立。位於索河鎮,與漢川毗鄰,距武漢市區30餘公裏,中有漢馬公路貫穿,旁有索子長河環繞,水陸交通十分便利。
轄區內“嵩陽寺”與著名的“歸元寺”有著密不可分的血緣關係,現有多處遺址遺跡、曆史文物,人文掌故可圈可點,加之方圓百裏人傑地靈,發展森林旅業得天獨厚。
遊玩攻略
翠竹掩映著青山綠水,空氣清新,不錯的度假勝地。
營地裏麵森林、草叢較多,記得備好風油精、驅蚊水。 森林伴屋,還有積木、魔方、竹蜻蜓係列,都是共享衛浴,介意的可以選擇小飛象、三角屋、方尖碑,這三個房間是獨立衛浴。 營地有BBQ的工具可以租,自己準備好食材即可,早上有簡單的早餐提供,晚上天氣好的話也可以生篝火。
Q5:嵩陽寺與歸元寺關係
嵩陽寺在貞觀二年由唐太宗敕造,至今已有近1400年曆史,曾是江漢平原的朝佛聖地,也是漢陽歸元寺的前身。
嵩陽寺在貞觀二年由唐太宗敕造,至今已有近1400年曆史,曾是江漢平原的朝佛聖地,也是漢陽歸元寺的前身。不過在戰火中它經曆三建三毀,香火已中斷近百年。
2012年,在武漢市宗教局、市佛協、蔡甸區政府、區宗教局及各部門的支持配合下,蔡甸積極開展嵩陽寺重建工作。現場可以看到,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祖師殿、藏經閣5座大殿已經竣工,它們構成了嵩陽寺的中軸線。
簡介:
嵩陽寺坐落在龍霓山南麓腳下,占地麵積2679畝,建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祖師殿、藏經閣、鍾樓、徑廊、法務中心、流通中心、僧寮、齋堂、念佛堂、方丈室、廣場、室外佛塔、辦公樓等,二期工程還將建有佛學研究院、居士林、商品街、佛光大道等。
Q6:元旦去鄭州旅遊可以去哪些景點?
1、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位於登封縣城西北13公裏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若從鄭州、開封、洛陽乘汽車,可直達寺院門前。少林寺創建於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因此寺建於少室山麓的叢林茂密之處,故名少林。正如《說嵩》中所說:少林者,少室之林。少林寺是我國佛教禪宗的發樣地,所以又稱《少林禪寺》和《大少林》.據文獻記載,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印度高僧跋陀自西域跋涉來洛陽,他0幽棲,常到嵩山,又受孝文帝尊崇,詔於少室山陰,築少林寺而居之。北魏正光至孝昌年間,另一印度僧人達摩來中國,修禪於嵩山少林寺。他廣集弟子,傳授禪宗,使少林寺的影響日益擴大,傳說達摩曾在山中麵壁九年,因此留影於石。
少林寺原有建築較多,分布較廣。現在少林寺包羅的範圍除主體建築常住院外,還有離寺西不遠的塔林,寺西北阜地上的初祖庵,少溪河南岸的南園,缽盂峰下的二祖庵,寺東太室山麓的三祖庵,以及分散在寺周圍的古塔、碑刻等。
常住院是少林寺的主體建築,位於少溪河北岸,院內現存有山門、客堂、達摩亭、自衣殿、千佛殿(毗盧閣)和地藏殿等,常住院自山門至最後大殿南北長300餘米,現有麵積約4萬平方米,分前後六所院落。
山門是少林寺最前麵的建築,創修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額懸少林寺黑漆方匾,為清康熙皇帝禦書。據《少林寺誌》載:此匾原懸於大王殿正門上方,大王殿焚毀後,移於此處,入少林寺山門,是一條寬闊的慢斜坡形雨道,兩旁有許多重要的碑刻,有武則天撰文的《大唐天後禦製詩書碑》,還有日本僧人邵元所撰的息庵禪師道行之碑,碑文反映了邵元和息庵禪師之間的深厚情誼和古代中日人民的友好關係。郭沫若為此曾題詩說:息庵碑是邵元文,求法來唐不讓仁。願作典型千萬代,相師相學倍相親。寺內還有《唐秦王告少林寺主教碑》、《唐嵩嶽少林寺碑》、《宋蘇東坡觀音讚》等。另外還有許多著名書法家如米芾、趙孟頫、董其昌、蔡京等人書寫的碑刻。這些碑刻不僅是重要的史料,而且都有很高的書法價值。
碑林的盡頭是三大殿,即天王殿、大雄寶殿和法,堂(即藏經閣),1928年這三座重要建築都毀於軍閥的兵火。除三大殿之外,被大火燒毀的殿堂還有:鍾樓、鼓樓、客堂、庫房、香積廚、東西禪堂、緊那羅殿、六祖堂、閻王殿和龍王殿,還燒了7棵大柏樹和五品封槐等。據說,大火蔓延了40餘天,這是曆史上少林寺最慘重的一次火劫。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有關部門已決定對被毀的建築進行修繕和整理,天王殿、緊那羅殿、六祖堂、東西禪房和僧院已重修複原。緊那羅殿的0、妙法、持法三尊4米多高的法身,魁梧地挺立在殿中。六祖堂內恢複了達摩、慧可等禪宗六代祖師朝拜觀世音菩薩的一組泥塑。菩薩身後是一組巨型山水圖景,表現的是達摩隻履歸西的故事,寺內的中心建築——大雄寶殿重建工程於1986年6月完成,1985年7月寺內還新建了擁有14廳的捶譜堂,堂內塑造有坐撣、念經、練功、小洪拳、大洪拳、六合拳、通臂拳、羅漢拳、朝陽拳等204身拳武僧,形像逼真。特別是十三棍僧救唐王、明代小山和尚掛師平倭寇等,英姿颯爽,給少林寺大增風彩。
穿過法堂是方丈室,它的麵積約有250多平方米。清乾隆皇帝於十五年(1750年)遊祭中嶽廟,路過少林寺,當晚即以方丈室為行宮。
方丈室後是達摩亭,又稱立雪亭,相傳這裏是禪宗二祖神光為求佛法、恭候達摩、雪沒雙膝的地方。簷下有雕花柱,是一座小巧玲瓏的單簷龐殿式建築。此亭建於明代,現石柱上有題記。亭內神龕中供奉銅質達摩坐像。龕上懸有清乾隆皇帝所題雪印心珠四字匾。此亭現為寺僧做佛事的場所,內有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鑄造的銅鍾及其它鼓、缽等法器。
千佛殿在立雪亭北,又名昆盧閣,創建於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至明崇幀三年(1630年)與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先後進行重修,現為硬山建築。殿內正中的神龕裏,供奉昆盧銅佛。殿東端的神台上,有明代漢白玉雕造的南無阿彌陀佛一尊,西牆下供達摩像一尊。殿內東、西和北牆上,繪有彩色壁畫五百羅漢朝昆盧。畫麵以山水雲氣作底襯,並將五百羅漢區別為上、中、下三層,畫中羅漢,有的降龍伏虎,有的持缽顯法,有的高談闊論,有的朝覲上尊。形象生動、姿態各異,栩栩如生。
白衣殿位於千佛殿東,清代硬山建築。因殿內繪有少林拳譜壁畫,所以又稱拳譜殿。殿內神龕中供奉白衣菩薩銅像。南北山牆畫有少林寺和尚演武的場麵。北牆繪寺僧徒手搏鬥圖共16組。這些畫麵生切地再現了古代少林拳的風姿。
地藏殿位於千佛殿西側,原為清式建築,近年重修。神龕內塑有地藏菩薩及左右二侍者像。
除以上主要建築外,少林寺西側還有塔院等。據記載,從隋代起,少林寺內就有塔院的建置,唐、宋時又加整修。現在塔院內有古塔兩座,同建於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為少林寺僧廣慶所建。少林寺為千古名刹,中外遊人絡繹不絕。
2、黃帝故裏
河南新鄭古為有熊氏之國,軒轅黃帝降於軒轅之丘,定都於有熊。黃帝統一天下,奠定中華,肇造文明,惜物愛民,被後人尊為中華人文始祖。莊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黃帝。如今的黃帝故裏是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拜祖的聖地,被評為國家AA-景區。2000年被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鄭州市十大旅遊景點之一。
黃帝故裏景區位於新鄭市區軒轅路,占地麵積100餘畝,黃帝故裏祠始建於漢代,後曾經毀建,明清修葺。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51年),新鄭縣令徐朝柱立有軒轅故裏碑。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緬懷始祖功德。近年來,新鄭市人民政府對黃帝故裏景區進行了擴建。
擴建後的黃帝故裏景區共分五個區域:廣場區、故裏祠區、鼎壇區、藝術苑區、軒轅丘區。祠前廣場、千年古棗樹、國槐蔭蔭、百年銀杏鬆柏參參,乾坤浮雕圓盤立於中道,軒轅橋下姬水可潺潺橫流,軒轅黃帝之碑立於其右。故裏祠中有前門、正殿、東西配殿,正殿中央供奉軒轅黃帝中年座像,兩配殿有黃帝元妃嫘祖和次妃嫫母像。祠後建有黃帝寶鼎壇,樹九鼎,黃帝寶鼎置於中宮,高6.99米,直徑4.7米,重24噸,為天下第一鼎,其它分別為愛鼎、壽鼎、財鼎、仕鼎、安鼎、豐鼎、智鼎、嗣鼎,置八卦之位,鼎前有青石甬道銘文鐫刻萬年曆史故事;兩側立有56個民族圖騰玉柱;鼎壇四周建有楹聯回廊,掛有當代名人歌頌黃帝功德的楹聯。在鼎壇的北麵是軒轅丘舊址,高大的丘內建有地穴覆土式建築軒轅黃帝紀念館,采用虛幻手法,展示黃帝風采。軒轅丘一側,建有黃帝文化藝術苑,薈萃了豐富多彩的黃帝文化藝術。
葉落兮歸根,故裏兮牽魂。黃帝故裏景區熱忱歡迎海內外炎黃子孫前來尋根拜祖,旅遊觀光。
3、黃河遊覽區
介 紹: 位於鄭州市西北30公裏處,它北臨黃河,南依嶽山。周圍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登高北望,黃河水無際無涯,浩浩蕩蕩向東流去。由於黃河在這裏衝出最後一個峽穀進入平原,形成懸河,所以在這裏觀黃河別有一番情趣。南麵就是遊覽區的中心景區五龍峰景區,古典式的亭台樓閣依山而建,錯落有致。遊覽區的其他主要景點還有嶽山寺、駱駝嶺、漢霸二王城、炎黃二帝石塑等。
小貼士:從景區大門到各景點間路程頗近,步行即可。
門 票/開 放 時 間: 25元
4、康百萬莊園
康百萬莊園位於鞏義市康店鎮,距市區4公裏,始建於明末清初。由於它背依邙山,麵臨洛水,因而有金龜探水的美稱。1963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三-園(劉文彩、牟二黑)之一!比山西喬家大院大19倍。所謂康百萬是由於當時的莊園主康應魁兩次懸掛良田千頃的金字招牌,土地商鋪遍及山東、陝西、河南三省八縣,而被稱為百萬富翁。後來,慈禧太後逃難西安,回鑾北京時,路過康店,康家出錢監工修造黑石關,縣城、官殿行宮和龍窯,花費了100多萬兩銀子,又向清延捐贈白銀100萬兩,慈禧說不知此地還有一個康百萬富翁。從此,康百萬這個皇封就廣泛地傳開了。
中堂 康百萬莊園臨街建樓房,靠崖築窯洞,四周修寨牆,瀕河設碼頭,集農、官、商風格為一體,布局嚴謹,規模宏大。總建築麵積64300平方米,有33個院落,53座樓房,1300多間房舍和73孔窯洞。分為寨上主宅區、寨下住宅區、南大院、祠堂區、作坊區、菜園區、龍窩溝、金穀寨、花園、棧房區等十餘部分,庭院建築基本屬於豫西地區典型的兩進式四合院,以具有園林、官府的一些特點,各類磚雕、木雕、石雕華麗典雅,造型優美,是華北地區黃土高原封建堡壘式建築的代表。
展室擺放的有名人畫和古玩珍寶,其中《留餘》匾被選為《中國名匾》之一!是康家教育子弟的家訓匾,有清朝翰林牛暄撰寫。其中一張楠木頂子床,耗工1700多個,從上到下,從裏到外,采用各種雕刻形成,共雕有麒麟送子、雙猩舞繩等三十六幅圖案,有十七個部分組成,拆開可以搬運,結合在一起可以使用,不僅有供主人休息的地方,也有供丫環伺候主人的地方,是頂子床中的精品。康百萬莊園為我們提供了研窮封建社會地產階級的發家史料,也給我們提供了古代建築的實物資料,它的磚雕、木雕、石雕藝術,倍受各界朋友青睞。
旅遊小貼士:
門票:40元
地址:鞏義市康店鎮
交通:市區隴海路乘11路公交車直接到達,車票價1元
5、黃河風景名勝區
黃河風景名勝區位於鄭州市西北三十公裏處,北臨黃河,南依嶽山。風景區綠樹滿山,亭閣相映,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多年來,憑借著美麗的風景和優質的服務,風景區先後榮獲全國旅遊勝地四十佳提名單位,國家環保局和建設部授予全國環境綜合治理先進單位,鄭州市十大旅遊景區等榮譽稱號。
根據2002年進行的《黃河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北京北林地景園林規劃設計院編製), 黃河風景名勝區
黃河風景名勝區的規劃範圍是:東起花園口大壩,西抵漢霸二王城,南起紀公廟和大河遺址,北到黃河中心行政區界,規劃總麵積108平方公裏。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黃河是一條雄渾壯闊的自然之河,一條潤澤萬物生靈的生命之河,一條亙古不息奔騰宣泄的文化之河! 走近黃河,感觸黃河,擁抱黃河——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為您提供了理想場所!
黃河風景名勝區位於鄭州市西北三十公裏處,它北臨滔滔黃河,南依巍巍嶽山。這裏綠樹滿山,亭閣相映,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它雖沒有蘇州園林的小巧、杭州西湖的秀麗,但它卻有磅礴於世的氣勢。登高北望,黃河水無際無涯,浩浩蕩蕩。由於黃河在這裏衝出最後一個峽口進入平原,形成懸河,所以在這裏觀黃河別有一番情趣。觸景生情,令人聯想到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名句: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從而使人產生一種民族自豪感。 黃河遊覽區是70年代才在黃河之濱的荒山上開始建設的遊覽區,經過近20多年的建設,建設者們在6000多畝的荒山上栽活了200多個樹種,60餘萬棵樹木,實現了大麵積的綠化和美化,做到四季長青,三季有花,兩季有果。在這個基礎上又進行了一係列園林建設,使這裏綠樹成蔭,繁花似錦,曲徑通幽,亭台樓閣點綴在綠海之中。遊人至此,在秀麗的園林中,觀賞黃河雄姿,會感到心胸分外開闊。在已經建成並對外開放的五龍峰、嶽山寺、駱駝嶺景區近40處景點內,分布著炎黃二帝、哺育、大禹、戰馬嘶鳴、黃河兒女等塑像,黃河碑林,《西遊記》等古代名著大型磚雕,浮天閣、極目閣、開襟亭、暢懷亭、依山亭、牡丹亭、河清軒、引鷺軒等亭台樓閣,以及低空索道、環山滑道、黃河汽墊船等現代化遊樂設施。每年吸引著上百萬中外遊客,被譽為萬裏黃河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由於黃河在這裏衝出最後一個峽口進入平原,形成懸河,所以來這裏觀黃河別有一番情趣。回首南望,是遊覽區的中心景區五龍峰。這裏古典式亭台樓閣,錯落有致地點綴在起伏的山勢上。登上最高處的極目閣俯瞰黃河,更能領略到 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 這首膾炙人口的唐詩的深刻含義。五龍峰環抱的山腳下,引黃入鄭的八根巨大鋼鐵提水管道,如八龍吸水,從黃河直達山腰。半山平台上,梅花形水池中矗立著高5米、重12.5噸的乳白色漢白玉哺育塑像,其造型是一位慈祥賢美的母親,懷抱著甜睡的嬰兒,顯得格外素雅,慈祥慈美,母容子態、栩栩如生,命題 哺育 象征看黃河哺育中華民族的骨肉之情。黃河流動著炎黃子孫共同的血液,她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和無以倫比的凝聚力,這是一種民族感情的凝聚力。
景點介紹
已建成開放五龍峰、嶽山寺、駱駝嶺、漢霸二王城四大景區50多個景點。在這裏,既可領略浩瀚的大河風光,欣賞優美的風景名勝,又能體味黃河文化的曆史淵源,縱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就。"登北邙居高瞰遠氣象萬千廣闊無垠偉偉乎中州大地,觀黃河撫今追昔波濤澎湃奔流不息悠悠然華夏搖籃"正是黃河風景名勝區的文化魅力所在。溶鑄著中華曆史文化精華和鮮明時代特色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不僅給遊人創造了良好的遊覽環境,也是對人們,特別是青少年進行社會主義、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場所。來到黃河風景名勝區,處處是展室,處處是課堂,在這裏可以得到自然美的享受和愛國情的熏陶。
五龍峰景區
是遊覽區的中心景區,由五座連綿起伏的山峰而得名。這裏蒼鬆翠柏滿山,在碧綠的林木之間,則是各式各樣的仿古亭閣,或規整宏大,或玲瓏精致。五龍峰的最高處,建有清式重簷的極目閣。登臨此處,憑欄遠眺,可領略到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的壯闊景象。在景區中心的山間平地上,還有一座高5米的黃河母親塑像——哺育。塑像造型是一位懷抱嬰兒的古代婦女,神態和藹慈祥,氣質高貴素雅,象征著黃河在中華人民心目中的母親河形象。
嶽山寺
位於五龍峰東部約1.5公裏處,主要遊覽點有紫金閣、鐵索橋、牡丹園、月季園、植物園等。紫金閣分三層,高33米,每逢節日,紫金閣頂的一口洪鍾應和著黃河的波濤發出宏亮的聲響,聲聞數裏。在嶽山寺的懸崖峭壁之間架有一座鐵索橋,橋長40米,極為險峻。
駱駝嶺
位於嶽山寺西2公裏。主要景點是建在駱駝嶺主峰上的大禹塑像,像高10米,重達150噸。塑像輪廓清晰,麵部表情生動,栩栩如生,生動地再現了大禹治水時的英姿。
漢霸二王城
位於河南滎陽市東北20公裏的廣武山上,麵積6平方公裏,北臨黃河,東與三皇山旅遊區和黃河遊覽區相連,西接飛龍頂旅遊區,南臨黃河大觀。楚漢兩城隔鴻溝遙遙相對,相傳劉邦、項羽兩軍曾在此對壘,留下了眾多聞名遐邇的戰爭古跡。現今城內的東西早已不複存在,隻餘下了一段讓人感慨萬端的故事任人憑吊。主要景點有:楚漢中分天下的鴻溝、城牆、張良城故壘、戰馬嘶鳴塑像、漢霸二王城紀念碑、楚軍人物塑像、太公亭、對話澗等。
炎黃二帝石塑
是目前國內最雄偉的雕塑之一。它依山就勢,以山為體,以82米高的整座向陽山作為像身,再在山頂塑造18米高的頭像,總高達到100米。構思新穎,獨具匠心,不同凡響。二帝坐南朝北,背依邙山,麵對黃河。巨像前是一個開闊場地,周圍遍植鬆柏,中間建築祭壇。祭壇至塑像的軸線上建有長200米的神道,兩側各列四座鑄銅大鼎,連同山前一座共九鼎,寓意九州四方江山永固。廣場東西兩端擺放大型編鍾、銅鼓各一個。
6、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在河南省鄭州登封市嵩山南麓。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時,時稱嵩陽寺,至唐代改為嵩陽觀,到五代時周代改建為太室書院。宋代理學的洛學創世人程顥、程頤兄弟都曾在嵩陽書院講學,此後,嵩陽書院成為宋代理學的發源地之一。明末書院毀於兵燹,清代康熙時重建。嵩陽書院經曆代多次增建修補,規模逐漸形成,布局日趨嚴整。書院的建製,古樸雅致,大方不俗。嵩陽書院與河南睢陽書院(又名應天書院)、湖南嶽麓書院、江西白麓洞書院並稱我國四大書院。
嵩陽書院環境十分幽美,為讀書勝地。書院內建築布局保持著清代前的風格,現存殿堂廊房五百餘間,共有五進院落組成。首為先師祠,供奉與書院有關的先師先賢,其後為講堂,講堂後為道統祠,最後是藏書樓。兩側配房原為程朱祠、書舍、學齋等。院內廊房牆壁上鑲嵌有曆代文人、墨客題字留言,其內容書法各具特色,西偏院有清代嵩陽書院教學考場部分建築。嵩陽書院曆朝並置有學田,以充書院費用。
嵩陽書院是我國古代高等學府,它與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湖南的嶽麓書院、江西的白鹿洞書院,並稱為我國古代四大書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嵩陽書院位於河南省鄭州登封市嵩山南麓,太室山腳下,因坐落在嵩山之陽故而得名。這裏山巒環拱,溪水長流,鬆柏參天,清雅靜謐,乾隆皇帝遊曆嵩山時,曾留下書院嵩陽景最清,石幢猶記故宮銘的詩句。在我國曆史上,嵩陽書院以理學著稱於世,以文化贍富,文物奇特名揚古今。
曆史沿革
嵩陽書院在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場所,但時間最長,最有名氣的是作為儒教以聖地之後,嵩陽書院初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為嵩陽寺,為佛教活動場所,僧待多達數百人。隋煬帝大業年間(605—618年),更名為嵩陽觀,為道教活動場所。宋仁宗景祜二年(1035年),名為嵩陽書院,以後一直是曆代名人講授經典的教育場所。明末書院毀於兵火,曆經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時期,學田1750多畝,生徒達數百人,藏書達2000多冊。清代末年,廢除科舉製度,設立學堂,經曆千餘年的書院教育走完了這的曆程。但是,書院作為中國古代教育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永遠載入史冊。
曆史背景
書院是我國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教育組織,在我國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獨特的地位,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嵩陽書院從五代後唐到清代末年,經曆了近千年的講學曆史,是書院中的佼佼者,對傳播中華民族和培養造就人才發揮了重要的教育作用。
宋初,國內太平,文風四起,儒生經五代久亂之後,都喜歡在山林中找個安靜的地方聚眾講學。登封是堯、舜、禹、周公等曾經居住過的地方。據記載,先後在嵩陽書院講學的有範仲淹、司馬光、程顥、程、楊時、朱熹、李綱、範純仁等二十四人,司馬光的巨著《資治通鑒》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陽書院和崇福宮完成的。號稱二程的程,程顥在嵩陽書院講學10餘年,對學生一團和氣,平易近人,講學鮮感,通俗易懂,宣道勸儀,循循善誘。學生虛來實歸,皆都獲益,有如沐春風之感。康熙辛卯年,全省在開封選拔舉人,錄取 名額一縣不足一人,僅登封就中了五個。名儒景冬,就這於嵩陽書院,中進士後,曾九任禦史。嵩陽書院正是擁有了得天獨厚的師資條件,聲名大振,四方生徒摩肩接踵,成為北宋影響最大的書院之一。
教學特點
嵩陽書院在我國教育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頁,經過近千年的衡讀發展,積累了豐厚的教學經驗,其特點主要是:
1、書院既是教育教學的機關,又是學術研究的機關,實行教育教學與學術研究相結合。
2、書院盛行講會製度,允許不同學派,不同觀點進行講會,開展爭辯。
3、書院的教學,實行門戶開放,有教無類,不受地域限製。
4、書院以學生個人讀書鑽研為主,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並采用問難論式。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
5、書院內的師生關係融洽,感情深厚。書院的名師,不僅以淵博的知訓教育學生,而且以自己高尚品德氣節感染學生。
主要景觀
嵩山碑王——大唐碑
全稱為《大唐嵩陽觀紀聖德盛應以頌碑》,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碑高9.02米,寬2.04米,厚1.05米,碑製宏大,雕刻精美,通篇碑文1078字,內容主要敘述嵩陽觀道士孫太衝為唐玄宗李隆基煉丹九轉的故事。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額徐浩的八分隸書。字態端正,剛柔適度,毛法遒雅,是唐代隸書的代表作品,大唐碑重80多噸,僅碑帽就有10多噸重,古時,人們是怎樣將這麽重的碑帽主上去的呢?千百年來,凡到嵩陽書院的遊人都要提及這個問題。在民間,智立唐碑這個充滿智慧的傳說故事,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們,成為品賞大唐碑的重要內容之一。
稀世珍寶——漢封將軍柏
嵩陽書院內原有古柏三株,西漢元封六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劉徹遊嵩嶽時,見柏樹高大茂盛,遂封為大將軍,二將軍和三將軍。
大將軍柏樹高12米,圍粗5.4米,樹身斜臥,樹冠濃密寬厚,猶如一柄大傘遮掩晴空。二將軍柏樹高18.2米,圍粗12.54米,雖然樹皮斑駁,老態龍鍾,卻生機旺盛,虯枝挺拔。樹幹下部有一南北相通的洞,好似門庭過道,樹洞中可容五、六人。兩根彎曲如翼的龐然大枝,左右伸張,形若雄鷹展翅,金雞欲飛。每當山風吹起,枝葉搖動,如響環佩,猶聞絲竹之音。三將軍柏毀於明末。
關於將軍柏樹齡一直是個神秘的話題。該樹從受封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曆史,趙樸初老先生留有嵩陽有周柏,閱世三千歲的讚美詩句。經林學專家鑒定,將軍柏為原始柏,樹齡有4500年,是我國現存最古最大的柏樹。
細心的遊人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二將軍柏比大將軍柏大得多,為什麽-為第二呢?這裏有個先入為主的傳說,動人的傳說,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的墨客潑墨揮毫,賦詩讚頌,更留給人們以啟示。
巍巍將軍柏,給嵩陽書院增添了曆史的滄桑感和濃鬱的感染力。
書院建築
嵩陽書院基本保持了清代建築布局,南北長128米,東西寬78米,占地麵積9984平方米。中軸建築共分五進院落,由南向北,依次為大門,先聖殿,講堂,道統祠和藏書樓,中軸線兩側配房相連,共有古建築106間,多為硬山滾脊灰筒瓦房,古樸大方,雅致不俗,與中原地區眾多的紅牆綠瓦,雕梁畫棟的寺廟建築截然不同,具有濃厚的地方建築特色。
大門對聯:
近四旁,惟中央,統泰華衡恒,四塞關河拱神嶽曆九朝,為都會,包伊洛澗,三台風雨作高山。
近四旁惟中央,統泰華衡恒,四塞關河拱神嶽;
曆九朝為都會,包伊洛瀍澗,三台風雨作高山。
旅遊攻略
嵩陽書院在嵩山南麓,登封縣城北約三公裏處。東西山嶺環抱,逍遙穀溪水緩緩南去,嵩嶽寺溪水汩汩西來,兩道清澈的溪水在嵩陽書院前麵匯合,名曰雙溪河,然後蜿蜒東南入潁。書院南麵是開闊的沃田。站在嵩陽書院門口四望,可仰望嵩嶽諸峰,可俯瞰登封城全景,環境十分幽美,不愧為讀書勝地。書院內建築布局保持著清代前的風格,現存殿堂廊房五百餘間,院內廊房牆壁上鑲嵌有曆代文人、墨客題字留言,其內容書法各具特色,西偏院有清代嵩陽書院教學考場部分建築。
7、世紀歡樂園
鄭州世紀歡樂園位於鄭州市東南107國道與隴海鐵路的交會點是集火車文化、科普教育、休閑娛樂、餐館服務大型綜合遊樂園,設立機車模型展示廳給人們提供一個了解鐵路和火車發展史、普及鐵路知識的場所。
世紀歡樂園娛樂設施
世紀歡樂園摩天輪是目前為止亞洲最高的摩天輪,吊艙有56個,重達數千噸。在被鄭州市列入夜景照明工程後,近日,鄭州市市政部門投資600多萬元對其進行了精心設計,在該摩天輪上安裝了裝飾燈。該燈由2000多根彩色燈管圍繞直徑90多米的摩天輪組成,中間的六根菱形支柱也被變幻的燈管裝飾,無論是從高度還是燈管的長度,該燈都堪稱亞洲第一燈。
旅遊小貼士:
門票:80元/人
開放時間:9:00-17:30
更多關於元旦去鄭州旅遊可以去哪些景點?,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70b75c1615731621.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關於嵩陽寺和嵩陽寺倫統碑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查看更多關於嵩陽寺的詳細內容...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