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裙之下什麽意思(石榴裙的典故)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石榴裙,以及石榴裙之下什麽意思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內容導航:- 石榴裙的典故
- 石榴裙名詞解釋
- 石榴裙什麽樣
- 為什麽叫石榴裙?
- 石榴裙是什麽意思,石榴裙的來曆
- 石榴裙的典故
Q1:石榴裙的典故
石榴裙的典故
"石榴裙"這個詞估計大家對它都是不陌生的。可大家知道"石榴裙"到底是指什麽裙子?按照字麵理解很容易誤解成裙子像石榴形狀或者裙子上的圖案是石榴。
真正的石榴裙是以顏色命名的:所以"石榴裙"並不是指裙子的形狀像石榴,也不是指裙擺上繡滿了石榴花的圖案,而是指像石榴花顏色一樣大紅的裙子。
拜倒在石榴裙下這句詩跟"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這句詩一樣的意思。牡丹花和石榴裙都是可以形容美女,也是為了美女,死了也值得。
用於古代的話是褒義的,是形容英雄難過美女關。如果用於現代的話,那絕對的貶義了。隻能說一個人太好色了。"拜倒在石榴裙下"這句話聞名天下主要還是要從唐朝說起,在唐朝有以下幾種傳說:
第一種:相傳石榴裙最早的代言人,乃是一代女皇武則天。唐太宗駕崩時,武才人作為"先帝愛姬"入感業寺為尼,百感交集,寫下了"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的詩句,用石榴裙上的斑斑淚痕,思念曾與其暗定情緣的太子李治,李治深受感動,終於將她迎回了皇宮。於此,石榴裙有了它的一層特殊含義,直指女性魅力與男女間的情思愛欲。所以至今尚有"拜倒在石榴裙下"的俗語流傳。
楊貴妃飲酒後,雙腮緋紅,唐明皇愛欣賞寵妃的嫵媚醉態。因唐明皇過分寵愛楊貴妃,不理朝政,大臣們不敢指責皇上,則遷怒於楊貴妃,對她拒不使禮。
楊貴妃無奈,依然愛賞榴花、愛吃石榴,特別愛穿繡滿石榴花的彩裙。一天,唐明皇設宴召群臣共飲,並邀楊貴妃獻舞助興。
可貴妃端起酒杯送到明皇唇邊,向皇上耳語道:“這些臣子大多對臣妾側目而視,不使禮、不恭敬,我不願為他們獻舞。”唐明皇聞之,感到寵妃受了委屈,立即下令:要求所有文官武將,見了貴妃一律使禮,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嚴懲。
眾臣無奈,凡見到楊貴妃身著石榴裙走來,無不紛紛下跪使禮。於是,“跪拜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流傳至今,成了崇拜女性的俗語。
「小礼物走一走?雪碧可乐来一罐!」
还没有人赞赏,支持一下吧
哇~真是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