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是哪裏人(楊貴妃是哪裏人)
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楊貴妃是哪裏人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楊貴妃是哪裏人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楊貴妃是哪裏人呢?
楊貴妃是蒲州人。
楊玉環(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號太真(後還俗),唐玄宗之寵妃,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曆代後妃中鮮見,身材豐滿,膚如凝脂,白居易形容她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姓名由來:
楊玉環楊玉環名字《舊唐書》與《新唐書》裏沒有寫,《資治通鑒》裏也沒有明確記載,《長恨歌傳》隻說她是“楊玄琰女”。唐大中九年(855年),也就是楊貴妃死後大約100年,鄭處誨編撰的《明皇雜錄》裏才第一次提及:“楊貴妃小字玉環”。後人沿用至今。
楊貴妃的“玉奴”、“玉娘”、“玉環”這三個名字是真實存在的,其中的奴、娘、環三個字的用語都是不同時期對楊貴妃名字的一種襯托。玉奴,是她兒時的愛稱;玉娘,是她冊封前的尊稱;玉環則是她冊封貴妃、身體發福後人們對她的戲稱。楊貴妃的真實姓名應該叫做“楊玉”。
楊貴妃是哪裏人
楊貴妃是:蒲州(今山西運城永濟)人。
楊玉環(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號太真。姿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曆代後妃中鮮見,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籍貫:蒲州(今山西運城永濟)她出生於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公爹唐玄宗冊封為貴妃。
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從延秋門出長安,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公曆7月15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香消玉殞。
擴展資料:
人物評價:
楊玉環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曆代後妃中鮮見,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雖然體態豐腴,但史書上也記載著她是一位舞蹈高手,還精通胡旋舞,身段飄搖,翻躍如風,令人眼花繚亂。
楊玉環自入宮以後,遵循封建的宮廷體製,不過問朝廷政治,不插手權力之爭,以自已的嫵媚溫順及過人的音樂才華,受到玄宗的百般寵愛,雖曾因妒而觸怒玄宗,以致兩次被送出宮,但最終玄宗還是難以割舍。
楊玉環若生在別的年代,或許成不了楊貴妃。唐朝人以豐腴為美,楊玉環則“凝脂胭華”,連“脂肪”都開始“凝集”,像“胭脂”一樣散發著“華麗”的色彩,這都是是需要一定“功力”的。
後世紀念楊貴妃墓:
楊貴妃墓其實隻是楊貴妃的衣冠塚,位於陝西鹹陽市興平嵬市馬鎮西500米處,距西安60公裏。墓呈半球形,塚高3米,整座墓塚都用青磚包砌,墓後有一座高約6米的楊貴妃大理石塑像。
貴妃墓為一半坡上的小陵園,大門頂額橫書“楊氏貴妃之墓”園內正麵一座三間的仿古式獻殿,過獻殿即是墓塚,高3米,封土四周砌以青磚。
傳說婦女用貴妃墓上的土搽臉,可去掉臉上的黑斑,使麵部肌肉細膩白嫩。因此,其墓土被稱為“貴妃粉”,遠近婦女爭相以土搽臉,連外地遊人也要帶包墓土回去,於是墓堆越來越小,守墓人不斷給墓堆添土,但不久又被人取光。
為了保護墳墓,隻好用青磚將其包砌。這樣,人們就再也無法從墓上取土了。墓前有一碑樓,上刻:“唐玄宗貴妃楊氏墓”。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楊玉環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