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錫範之父馮澄世,為明鄭延平王鄭成功之工官。清朝接連攻破燕京、金陵後,馮氏父子乃投身於鄭成功的反清軍隊,隨鄭軍轉戰閩南十餘年。
1662年鄭成功逝世,明鄭王朝爆發了鄭成功長子鄭經、五弟鄭襲的爭位內哄,台灣的明鄭大臣黃昭、蕭拱辰等,以鄭經曾因私納妾一案得罪鄭成功,不可繼位。立鄭襲為延平監國,代理招討大將軍。
當時駐守於廈門的鄭經,得到福建沿海的鄭家將領普遍的承認,直取台灣。馮錫範被鄭經任命為隨身侍衛,相當受到鄭經信任。鄭經的部隊進入台灣之後,與支持鄭襲的黃昭在大員赤��(今台南)海岸開戰,黃昭戰死。從此之後,原本支持鄭襲的將領都紛紛向鄭經投降。鄭經入主台灣之後,優撫人心,在陳永華等人的輔助之下,很快地安撫了台灣軍民。為示寬仁,並未處決叔叔鄭襲,而將鄭襲軟禁於廈門
1664年2月金、廈陷,時鄭氏宗族部將多降清,惟馮錫範與陳永華、洪旭等隨侍無猜,同還東寧。1674年三藩之役,鄭經渡海西征,以錫範為侍衛從征,甚為鄭經親信。馮錫範昧於大體而喜弄權,1676年耿精忠汀州守將劉應麟以汀州來降,鄭經恐爽約,而錫範勸經納之,致耿精忠轉而降清,形勢乃迫。及清軍壓境,複請鄭經擢右虎衛許耀為總督,許耀自以非將材,堅辭,終不許,卒致為清軍所敗,七郡俱失,狼狽而返。返台後,鄭經政事悉委長子克�u處理,克�u英敏果毅有乃祖成功之風,群小斂跡,馮錫範深憚之(摘自《《清史稿》卷一百七十u2027表十u2027諸臣封爵世表三》。
在清廷意欲攻台前,1672年正月顏望忠、楊祥擬向外發展,向鄭經建議「願領兵船征呂宋,以廣地方」,但是馮錫範卻加以製止說:「呂宋乃黎國埠頭,其地並無所產,況年已納貢桅船,今若征之,有三失;一。師出無名,有失遠人之心,二。殘擾地方,得之不足吾臂指。三。欲守之,有鞭長莫及之勢。況且在台灣年來安守,幸爾豐收,豈可妄興無益之兵。」
金庸武俠小說《鹿鼎記》中人物,以曆史上鄭氏家臣馮錫範為原型。
昆侖派高手,綽號"一劍無血",專以劍尖點人死穴,由於氣功練到了“由利返鈍”的高深境界,被點之人決不出血,因此得名。
心狠手辣,陰險至極。鄭克�u之師,家臣。每每與天地會作對.後又間接害死韋小寶之師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即陳永華)。後隨鄭克�u降清,最後被韋小寶以偷梁換柱之計為茅十八替死.身首異處。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 1996 - 2019 拔地倚天網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