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创业指南

八大名酒(“老八大名酒”評選中,茅台竟隻排第5位?醬酒鼻祖曾是“差生”)

   发布时间:2025-07-05 07:48:14   发布者:龍胡之痛網

現今提起中國名酒,誰不知道茅台的名號。

八大名酒(“老八大名酒”評選中,茅台竟隻排第5位?醬酒鼻祖曾是“差生”)

茅台“一瓶難求”的盛況,已經持續了太多年,讓人不得不記在心間,酒友門也是為之“一擲千金”,隻為品鑒一小口。

但你知道嗎?“茅老大”曾經也是“差生”。

對白酒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新中國成立之後,總共有5次對白酒公開的點評,每一次都有茅台的參與,茅台紅火了幾十年,但你知道嗎?茅台也不是每次都得到了第一名。

新中國剛開始成立後,百廢待興,為了帶起來白酒界,於1952年舉辦了第一全國評酒大會,這次大會上,參加的酒企並不多,隻有19家,而最後評出的名酒,隻有四個,分別是:“茅台、瀘州老窖、西鳳酒、汾酒”。

被評為“四大名酒”,給酒企帶來的好處是非常不得了的。

西鳳、茅台等都曾經曆過“供不應求”,老百姓排隊也要喝的盛況。

於是第二屆全國評酒大會,參選的酒企更多了, 1963年第二屆全國評酒大會上評出“8大名酒”,但是茅台僅僅取得了第五名的成績。

這是為何?筆者覺得,離不開這2點原因:

原因一:評比更規範

第一屆全國評酒大會舉辦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白酒振興。

通過這次活動,引導人們消費,讓白酒界快速發展起來,而當時評判的依據比較單一,就是酒水好,曆史底蘊豐厚。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白酒已經有起色,而且,這次參加選舉的酒企更多,評選的標準也從之前的“看酒質、曆史底蘊”“隻看品質”方麵轉變,主要是根據”色、香、味“綜合評定而的,更側重”酒香“。

而當時,國家並沒有專職的品評隊伍,也缺乏理念指導,所以濃香酒比較占優勢。

原因二:後起之秀太厲害了

此結果出來後,也登報了,但是當時有一個外交官宴請時用了茅台酒,並說這是中國最好的白酒,遭到了外國記者的質疑,這讓外交部非常重視評選結果。

於是,第二次全國評酒大會,還複評了一次,但結果還是一樣。

既然如此,為何茅台還能穩居”白酒一哥“的地位呢?

事實上,曾經我國優質白酒非常多,但是也因為種種原因,慢慢凋零,偏居一隅。

比如陝西的西鳳酒,若不是貼牌、無主打大單品,也不至於四次上市遭拒。

山東的秦池酒,曾經都是家喻戶曉的名酒,若沒有與川酒勾兌那檔子事,早就帶領魯酒走向巔峰了。

當然還有貴州的君中元私藏酒,這個酒也是有機會出人頭地的,其釀造人乃是中國“醬酒之父”李興發的弟子曾傳政釀造,曾老出品,酒質自然不俗!

但現在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了,想要被大眾知道,就得努力搞宣傳,否則,就隻能像現在這樣,偏居一隅,隻有懂酒的行家當寶。

據了解,此酒用傳統大曲“12987”工藝,澱粉含量高達88%、破損率不到20%的小紅纓子高粱釀造,一年製酒,6年窖藏而得,開瓶爆香!

醬香突出,喝過的人都稱茅味十足,厚感明顯,酒液成團入肚,順滑甘潤,打個飽嗝兒,口中散發出來的都是淡淡的醬香、窖香、糊香、花果香!真是回味無窮啊,怪不得當地人都稱它為“小茅台”。

所以啊,看到這,茅台一直能屹立在巔峰的原因就找到了:酒質穩得住,宣傳跟得上,管理水平也非常到位,這就是原因!您說呢?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Tags: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