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莫憑欄-獨坐莫憑欄是什麽意思
這個問題有意思。這句俗語如今看起來挺不搭的,新生代的年輕人基本上很少聽到了吧。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一些經驗之談,為什麽會有這種說法呢?我們試著分析下看看。而且據我所知,這幾句話最後好像還有一句。
為什麽一個人不能進廟?這在如今簡直不可思議,廟裏的和尚都是慈悲為懷,廟裏的菩薩都是富麗堂皇,為什麽在古時候一個人遇到廟宇卻不要進去呢?
第一個是客觀原因。古時候的廟宇大都在深山老林,不像如今都變成了旅遊景點,人聲鼎沸。都是在孤獨清幽所在,可能有幾個和尚在維持,也可能早就年久失修,被強盜、流民占據,甚至歸了野獸容身,所以,一個人不要冒冒失失進去,否則的話不知道會發生什麽。當然在鬧市的大廟宇沒有這個問題。
另一個就是主觀原因。大殿內寂靜無人,隻有羅漢雕塑,四大天王怒目相向,一般都是極其高大威猛,對信眾會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一個人進去,再加上心理感應,很容易讓意誌不堅定者產生幻覺。環境的肅穆,雕像的威嚴,更容易讓修行者達到修心的狀態。不過普通人獨自進去,就容易產生恐懼感,犯了魔怔。如果有人相伴,自然會減輕心理負擔,甚至完全消解。所以,越是這種儀式感強的場所、活動越是不要一個人參加。
另外有個原因,就是瓜田李下。寺廟裏大都有香火錢,你一個人進去,是想幹什麽?佛祖信得過你,廟裏的和尚可未必信得過你。所以,有人相伴進出,類似於咱們今天替公家辦事,“一人為私,二人為公。”互相之間有個監督,也有個證明。
所以,老祖宗的智慧可真是圓滑呀。既保證了自身安全,又撇清了壞人嫌疑。這個可以有。
二人不看井這個如今更加沒地方說理,井都很少見了。
這個大抵也是出於自保原則。我和你一起看井,你起了歹心推我一把怎麽辦?別說沒有,烏雞國的國王不就這麽給推下去的麽?
另一點也是撇清。你失足掉下去淹了,我怎麽辦?我和你一起看井,自然變成了第一嫌疑人了。所以出於這兩點,自保、自清,我都不和你一起看井。
三人不抱樹三人不抱樹,這個“抱”是“抬”的意思。這就很明白了,抬一棵樹,不要三個人去。
為什麽?三個和尚沒水喝嘛。兩個人抬,一前一後,大家各司其職,各盡其力。你在中間插一杠子,你是靠前呢,還是靠後?靠前了,後麵人吃虧了;靠後了,前麵人吃虧了;不前不後,兩頭人都覺得吃虧了。
所以啊,這就是個費力又不討好的事情。以老祖宗的智慧,當然是盡量避免了。
獨坐莫憑欄這就是題主這個問題,缺失的最後一句。
不要一個人去湖邊或者高樓邊靠著欄杆。
為什麽?和一人不入廟的主觀原因一樣。大家往高樓下看,是不是有跳下去的衝動啊?人在某個低落的時刻,如果正好碰上這種衝動,有可能會犯下無法追回的錯誤。
這也是出於對自身安全的保障,一個人去這麽危險,容易誘發衝動行為的地方,萬一想不開,連個拉你的人都沒有。多可惜啊。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獨坐莫憑欄。”老祖宗這些智慧雖然在今天已經脫離了實際生活中的存在條件,但背後的道理是不變的。
第一,要心裏堅強。
第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第三,要懂得“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