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懼贖回壓力,銀行理財借助信托平穩淨值波動現象仍存?

損公肥私網

2025-07-05 05:21:54

來源:財聯社

原標題:不懼贖回壓力,銀行理財借助信托平穩淨值波動現象仍存?| 銀行理財觀察71期

隨著節後債市收益率持續上行,銀行理財的贖回壓力如何,“贖回潮”是否會再現,頗受投資者關注。

不過,據財聯社了解,當前理財通過信托計提收益,平滑淨值波動的現象或仍存,債市大幅調整階段,現金管理類產品的年化收益率環比僅下跌3.12bp,波動幅度遠小於純債類23.8bp的波動幅度。

據普益標準數據顯示,目前銀行理財市場存續產品總量為41052款,存續規模總計達30.32萬億元,對比一周前的19日,存續規模下降200億元。其中,易受短期資金麵流動性影響的現金管理型產品存續規模7.16萬億元,占比從去年年末25%以上回落至23.6%。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近年來理財產品的負債端呈現明顯的短期化趨勢,在利率快速上行階段,理財的負債端可能相較以往更為“脆弱”,但在債市節後上行幅度超15bp的反彈下,銀行理財市場規模仍相對可控。

華創固收首席周冠南表示,市場在判斷機構贖回強度時,會密切觀察債券跌幅斜率、基金和理財的單日淨值回撤等指標變動進行定性判斷。在定量方麵,從以往曆史經驗來看,當10y國債累計調整接近10bp,以及基金淨值回撤高峰超過10bp時,會觸發銀行理財預防性贖回基金的臨界條件,而這兩點早在上周五均已觸發。

由此,是否可以說明,債市已進入贖回的負反饋階段,隻是理財機構的反饋程度不明顯?

以去年8月央行指導大行買短賣長落地,引發債市快速回調做對比。從理財產品淨值看,本輪債市調整過程中1年以內理財產品淨值單日回撤高峰為2bp,去年8月單日回撤高峰為3bp,兩輪贖回中理財淨值回撤幅度接近,均未超過10bp,尚未重現如2022年因理財淨值回撤較大觸發個人投資者持續贖回的大級別贖回潮,後續債市或仍處於“理財贖基金”的小級別贖回範疇。

從理財規模來看,本周理財規模轉為下跌,較2022年(春節時點相近)同期少增2738億元,2024年8月理財規模仍處於穩定增長。在周冠南看來,本輪理財規模表現弱於去年8月,更多或是因為權益市場表現較好,投資者贖回理財並投向股市。

據普益標準數據顯示,截至2月23日,混合類固收+理財產品淨值回撤最大,收益率環比變動超37bp。與此同時,權益類理財產品年後收益率已持續三周上行,環比變動幅度高達422.79bp。而受資金麵影響較大的現金管理類產品,淨值環比僅下跌3.12bp,震蕩幅度也遠小於純債類的23.8bp。

在不少市場人士看來,當前理財產品規模和淨值變動,或主要由風險偏好提升驅動,淨值回撤較2024年8月較小,贖回壓力仍較可控。

浙商固收分析師沈聶萍也表示,受到長債補跌影響,近期理財預防性贖回需求存在,但是理財總體規模變動符合季節性,再加上過去幾年持續的投資者教育,當前理財出現實質性賣債的壓力可能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理財對於信托產品的投資比重依然較高,理財通過信托計提的收益可能在逐漸釋放中”,沈聶萍表示。

據財聯社了解,在債市行情好的時候,理財通常會將超過業績比較基準的部分浮盈以計提風險準備金的方式儲藏利潤,在債市調整期間,會釋放浮盈,幫助負債端保持穩定,這也成為本次理財產品淨值波動不大,贖回現象並不明顯的一大原因。

此外,隨著今日股市大漲下債市整體企穩,關於債市調整臨近尾聲的呼聲也不斷湧現。

“紅軍債市筆記”主理人毛鴻軍指出,近期央媒金融時報報道了關於MLF縮量的原因,表明央行擔憂市場對MLF縮量造成不必要的緊張,有安撫市場的意義,預計對於後續資金流動性有所緩解,債市到月底前繼續保持小幅震蕩格局,理財機構贖回壓力也有望得到緩解。

(財聯社 李響)

損公肥私網

最近更新:2025-07-05 05:21:54

简介:來源:財聯社原標題:不懼贖回壓力,銀行理財借助信托平穩淨值波動現象仍存?|銀行理財觀察71期隨著節後債市收益率持續上行,銀行理財的贖回壓力如何,“贖回潮”是否會再現,頗受投資者關注。不過,據財聯社了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