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砼的讀音(砼,這個字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

砼的讀音(砼,這個字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来源改轅易轍網
2025-07-05 08:03:25

如今隨著電腦與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很少提筆寫字。你有多久沒有拿起筆寫字了?砼,這個字你認識嗎?

砼的讀音(砼,這個字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砼,這個字讀:tong,是由我國著名的結構學家蔡方蔭教授創造的。

蔡方蔭1901年出生於江西省南昌市,中國科學院院士、土木建築結構學家、中國力學專家、教育家。

1953年,蔡方蔭教授在授課過程中發現工程中的“混凝土”三個字筆畫太多了,而且書寫費勁。當時的教學設施落後,沒有錄音機、複印機,學生上課聽講全靠記筆記。而“混凝土”又是建築工程中最常用的詞。

於是,蔡方蔭教授就大膽地使用“人工石”三個字代替混凝土。“人工石”三個字隻有十筆,而“混凝土”三個字共三十筆。這樣代替後,書寫速度可以大大加快。

後來“人工石”三個字合成了“砼”,而混凝土其實就是人工做成的石頭,如此便在大學生中推廣傳播開來。

1955年7月,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名詞室審定頒布的《結構工程名詞》一書中,明確推薦“砼”與“混凝土”一詞並用。

另外,砼的讀音正好與法文“BE—TON”,德國“Be—ton”,俄文”BE—TOH“混凝土一詞的發音基本相同。

這樣,“砼”與“混凝土”同義,更有利於國際學術交流,同時也是建築工程專用字。

以上內容為小編整理匯總,歡迎評論區留言溝通,關注小編不迷路,每天更新最新的文化娛樂生活解讀觀點。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