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電腦磁盤已滿怎麽清理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電腦磁盤已滿怎麽清理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不知道差友們在剛接觸到電腦時,有沒有產生過和世超一樣的疑問:
電腦裏的硬盤為啥默認都是從 C 盤開始命名,接著才是 D、E 盤,那麽排在字母表 C 前邊的 A、B 盤去哪了呢,難不成它是想 C 位出道?

後來世超了解到具體原因才發現是自己當時太年輕的緣故,其實在很早之前,電腦確實是有 A、B 盤的。
那時還沒有出現硬盤,存儲數據主要靠的是一種叫軟盤的東西,因此通常在計算機上就配有兩個軟盤的磁盤驅動器,也就是俗稱的 A、B 盤。

不過軟盤的存儲能力極小,普遍隻有幾 MB 甚至幾百 KB,放到現在想要保存一張圖片也足夠嗆的,於是很快就被存儲空間更大的硬盤所替代,而盤符的名字卻一直保留沿用了下來。
盡管現在電腦上機械或者固態硬盤的容量相比起軟盤有了巨大的提升,但在日常使用時,差友們還是經常能夠遇到硬盤容量不夠用的情況吧?
特別是作為係統盤的 C 盤,係統還原/更新文件、虛擬/配置文件、注冊表還有軟件運行時產生的緩存或者垃圾文件等等,都會保留在這個盤上,一不小心就被各種文件給塞滿了。

不過 C 盤想要清理起垃圾文件來可不像其它幾個盤那麽簡單,要是錯刪了文件,保不齊會出現電腦或者驅動無法啟動啊等一係列的問題。
所以今天世超就想跟差友們聊聊 C 盤到底該怎麽清理。
可能很多人都沒注意到,Windows 10 係統其實和安卓手機一樣,都自帶個垃圾清理功能,方便我們有事沒事簡單快速的清理下磁盤的空間。
在電腦鍵盤上直接敲下 Win+i 這兩個快捷鍵,就會直接跳出電腦設置的主界麵。

點擊左上角的係統選項進入到係統設置,在選項裏我們就會發現有個存儲的選項。
裏邊顯示了電腦各個磁盤目前的空間利用情況。

選擇 C 盤進入,係統就會對整個盤進行掃描,告訴你空間都是被什麽類型的文件給占用了。
和手機顯示的存儲空間很像啊有沒有。

一般臨時文件裏的東西都是可以直接刪除的,選中好縮略圖等各種臨時文件後點擊刪除就行。

其他桌麵、文檔、圖片等選項裏的文件你自己看著辦,該刪的刪,該轉移的轉移。
比如在應用和遊戲這個選項裏,你可以卸載掉一些平時不經常用到的軟件。

當然 Windows 在這裏還貼心的給了你個功能。
在存儲頁麵裏就有個叫存儲感知的選項,打開後每隔一段時間( 可選時長 ),係統就會幫你自動清理臨時文件釋放空間。

順便可以將存儲感知下邊的“ 更多存儲設置 ”這個選項更改一下。

平時下載東西別老是把文檔音樂等文件保存到 C 盤啊喂,更改新內容的默認保存位置到其他盤符緩解下 C 盤空間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幾項步驟完成後,少則幾 GB,多則幾十 GB 的臨時文件就這樣輕鬆刪除啦,電腦另外幾個盤也可以這樣操作。
如果釋放出的這麽些容量差友們還是覺得有點杯水車薪。
那麽先別急,讓我們點進剛剛 C 盤存儲使用情況裏的 “ 係統和保留空間 ”,看看究竟是什麽東西占用了這麽大的空間。

可以看到電腦正常運行必要的係統文件外,虛擬內存和休眠文件也占用了很大一部分空間。
虛擬內存可以在你電腦物理內存( 內存條 )不夠用時,把一部分的硬盤空間作為內存來使用,從而讓電腦可以執行更多的應用程序。
虛擬內存放在 C 盤也有點占用空間,不如放到其他空間更大的盤裏去。

在桌麵把光標移到“ 此電腦 ”,接著鼠標右鍵選擇屬。
在彈出的控製麵板中選擇“ 高級係統設置 ”—“ 高級 ”—“ 設置 ”—“ 高級 ”—“ 更改 ”,就進入了虛擬內存的設置界麵。

自定義好虛擬內存空間大小後,點擊下方的設置再點擊確定,電腦重啟之後虛擬內存的轉移就完成啦。
做完這些還不夠,還有很多補丁沒有清理呢。
Windows 的尿大家也知道,除了突然動不動的強製更新,還有很多 BUG,需要靠補丁來修複。

C:\Windows\SoftwareDistribution\Download 這個目錄下就保存著之前下載下來的補丁。
複製地址到電腦的索引欄回車打開後,裏邊出現的文件都可以直接刪除,放心刪,安裝完的補丁沒有用處。

如果實在不行,還可以將其他盤的空間轉移到 C 盤,因為擴展 C 盤需要用到第三方磁盤分區工具,世超在這裏就不詳細展開了。
另外,平時我們開著微信用著 QQ 還有迅雷等第三方應用,下載接收到的圖片、視頻等文件也大都會默認保存在 C 盤裏。
為了讓它不至於那麽快又滿了,可以在各自應用的設置裏更改,保存到電腦的其他盤裏,不介意還可以清空下聊天記錄。

做完這些步驟,C 盤清理到這裏也差不多了。
當然要是不嫌麻煩的話,格式化掉整個 C 盤重裝係統;買一塊容量更大的硬盤,利用 GHOST( 鏡像克隆,也就是備份 )把原來的 C 盤文件拷貝到新的硬盤裏也未嚐不可。
或者還可以更簡單一點:直接換一台新的電腦?
更多實用數碼小技巧,歡迎關注“差評”~
每天分享最新科技資訊,剖析科技圈大事件~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